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
在刑事訴訟實踐中,法官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以及承擔刑事責任的大小,一般看其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那么,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一、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于有刑事責任能力。
二、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案件訴訟程序的終止一般是由于某些原因的。比如雙方覺得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或者是由于法定的需要終止此刑事案件的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工傷的情形
2021-02-07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