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購買的肯定是房屋的所有權,如果僅僅是使用權的話,那還不如去租賃房屋,這樣價格還要便宜些。而在我國,要想真正獲得房子這類不動產的所有權,唯一的辦法就是辦理過戶登記,僅僅只有購房合同是不行的。這個過程中就要求當事人交納一定的稅費。那買房子需要交多少稅費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買房子需要交多少稅費
1、契稅
根據國家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繳納契稅,無論是商品房還是存量房的買賣都要繳納的。住宅類房屋標準按房款總價的1%-4%交納契稅,具體的比例需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購房者的購房時間、購房單價、購房面積、是否第一次購房等因素來確定;非住宅類房屋按房款總價的3%交納。
自2010年10月1日起執行的契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對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減半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減按1%稅率征收契稅。
一般情況下,一次購房90平米以下按1%稅率征收,90-144平米按1.5%稅率征收,144平米以上按3%稅率征收;二次購房都是按3%稅率征收,不分面積。
2、印花稅
印花稅是針對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所收的一類稅費。對于購房者而言,印花稅的稅率是萬分之五,即購房者應納稅額為房價款乘以萬分之五的數值,印花稅采取由納稅人自行繳納完稅的方式。
3、房屋維修基金
房屋維修基金實際上包括房屋公用設施專用基金和房屋本體維修基金。商品房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簽定有關維修基金交繳約定,購房者應當按購房款2-3%的比例向售房單位交納維修基金。
4、登記費
其收費標準分為住房與非住房。住房登記收費標準為每件80元;非住房房屋登記收費標準為每件550元。
5、交易費
住宅類房屋按3元/平方米繳納,由開發商繳納,購房者不用繳納 ,非住宅類房屋按房款×0。35%計算結果繳納。
《房屋所有權證》工本費和《土地使用權證》工本費各地交費標準不一,但是都不超過100元。
6、評估費
評估價格100萬以下部分收取評估結果的0.5%,以上部分收取0.25%。
7、保險費
財險:保險費=貸款額×年費率×年限系數
綜合險:保險費=貸款人年限對應系數×貸款額
8、公證費
如果所購房屋需要辦理公證,則要交納一定比例的公證費,公證費的標準一般為200元至400元,或按公證處收費標準收取。
二、購買房屋須交哪些稅費
房產稅費是除了個人所得稅以外,很多房屋擁有者需要繳納的一種費用。房產稅的繳納是有產權所有者履行的,房產稅具體指的是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包括房屋所有權登記費、契稅3%、個人所得稅1%以及手續費。
房產稅以在征稅范圍內的房屋產權所有人為納稅人。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亦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
對經營自用的房屋,以房產的計稅余值作為計稅依據。所謂計稅余值,是指依照稅法規定按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的損耗價值以后的余額。對于出租的房屋,以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暫不繳納房產稅。房產稅在房產所在地繳納。
雖然在買房的時候要求交納稅費,并且涉及到的稅費項目也比較多,但此時并不是全部由一方來承擔的,至少法律中年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當事人之間其實可以約定所有的稅費項目都有其中一種來承擔。具體買房子需要交多少稅費,要是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簽定買房合同后能退房嗎?
銀行貸款買房提前還款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割
2020-12-15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物業服務合同無效時有哪些后果
2020-11-19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