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有辦醉駕的沒有?無論在我國哪個省市,醉酒駕車或醉酒駕車引發交通事故,均要按照交警的指示與法律的規定處理,沒有任何逃避的方法。醉酒駕車會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并吊銷駕駛執照,肇事的會按照刑事犯罪處理,賠償外加坐牢。若是醉酒駕車后不想被追究責任,可以聘請律師協商,減輕罪行。以下是可供參考的資料,詳細請咨詢律師。
一、醉酒駕駛處罰
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二、醉駕后不想被追究責任怎么辦
首先,當然是看你是否在道路上醉駕機動車。如果你沒在道路上或者在道路上駕駛的不是機動車,即使被查住醉駕,也不構成危險駕駛犯罪。其次,如果你屬于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又被查住是醉駕,要為自己翻盤,就必須從執法取證中尋找漏洞,將公安機關調取的“證據”依法“非法排除”掉。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來介紹一下公安機關處理酒駕案件的基本流程。
現實中,醉駕案件,一般是由交警設卡查酒駕發現,或者在處理交通事故現場發現。交警發現駕駛人有酒駕嫌疑,先是讓“吹氣”,“吹起”測試酒精含量超過20mg/100ml,但不到80/100ml,屬于酒后駕駛;超過80mg/100ml,按照《兩高一部意見》第一條的規定,就可能構成危險駕駛犯罪。這個時候,按照《兩高一部意見》第六條的規定,血液酒精含量檢驗鑒定意見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據,就要去醫院抽血取樣,送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了。
在這個處理酒駕案件的流程過程中,有兩個關鍵的環節:其一是抽取血樣;其二是進行鑒定。如果偵查機關在這兩個環節出了問題,取證不合法,就可能導致血液酒精含量檢驗鑒定意見被作為非法證據排除。行為人,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危險駕駛犯罪了。
(一)關于抽取血樣
按照《公安部意見》第1條、公安部《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以下簡稱《交通執勤執法規范》)附件1等規定,查處酒駕應當依照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以下簡稱《交通違法處理程序》)對違法行為人進行處理。
而《交通違法處理程序》第22條第(四)項明確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含量屬于行政強制措施。第23條則進一步明確了采取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含量行政強制措施的操作程序。具體如下:
1、口頭告知違法行為人或者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違法行為的基本事實、擬作出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依據及其依法享有的權利;
2、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應當采納;
3、制作行政強制措施憑證,并告知當事人在十五日內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理;
4、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應當由當事人簽名、交通警察簽名或者蓋章,并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印章;當事人拒絕簽名的,交通警察應當在行政強制措施憑證上注明;
5、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拒收的,由交通警察在行政強制措施憑證上注明,即為送達。
現場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實施,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行政強制措施憑證報所屬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現實中,交警辦理醉駕案件,進行血樣抽取檢驗,主要按照《交通執勤執法規范》附件1和《交通違法處理程序》第23條的程序提取血樣進行鑒定的。
但是,這里有個突出的問題,即《交通違法處理程序》第23條規定與《行政強制法》第18條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行政強制法》第18條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并經批準;
2、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3、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4、通知當事人到場。
5、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7、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7、制作現場筆錄;
8、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注明;
9、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顯然,《行政強制法》的規定要比《交通違法處理程序》的規定更加詳細也更加嚴格。
由于《行政強制法》系法律,而《交通違法處理程序》則屬部門規章,《行政強制法》的效力高于《交通違法處理程序》。且,《行政強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比2008年4月1日實施的《交通違法處理程序》要晚,所以無論按照法律效力性還是新法優先于舊法,公安機關抽取血樣都應當適用《行政強制法》而非《交通違法處理程序》
但現實中,公安機關多適用《交通違法處理程序》,這就容易出現執法漏洞。
比如,根據《行政強制法》第18條第(二)(三)(五)項規定,抽取血樣應當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必須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并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現實中,受于人力、物力、思想觀念等方面的限制,抽取血樣多由一名正式人員和非正式人員執法,且不會出示執法身份證件,也不會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這顯然是違反規定的。
這樣,即使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2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因收集取證程序不合法,也可能會被排除掉。
(二)關于鑒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84條規定,對鑒定意見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1、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是否具有法定資質;
2、鑒定人是否存在應當回避的情形;
3、檢材的來源、取得、保管、送檢是否符合法律、有關規定,與相關提取筆錄、扣押物品清單等記載的內容是否相符,檢材是否充足、可靠;
4、鑒定意見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備,是否注明提起鑒定的事由、鑒定委托人、鑒定機構、鑒定要求、鑒定過程、鑒定方法、鑒定日期等相關內容,是否由鑒定機構加蓋司法鑒定專用章并由鑒定人簽名、蓋章;
5、鑒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有關規定;
6、鑒定的過程和方法是否符合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
7、鑒定意見是否明確;
8、鑒定意見與案件待證事實有無關聯;
9、鑒定意見與勘驗、檢查筆錄及相關照片等其他證據是否矛盾;
10、鑒定意見是否依法及時告知相關人員,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無異議。
第85條規定,鑒定意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1、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鑒定事項超出該鑒定機構業務范圍、技術條件的;
2、鑒定人不具備法定資質,不具有相關專業技術或者職稱,或者違反回避規定的;
3、送檢材料、樣本來源不明,或者因污染不具備鑒定條件的;
4、鑒定對象與送檢材料、樣本不一致的;
5、鑒定程序違反規定的;
6、鑒定過程和方法不符合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的;
7、鑒定文書缺少簽名、蓋章的;
8、鑒定意見與案件待證事實沒有關聯的;
9、違反有關規定的其他情形。
鑒定程序方面,一般發現問題比較困難,而且也很難排除。主要就是檢材、樣本方面,取錯血樣、檢材污染都可能存在的。
按照規定程序檢測、做筆錄,根據情況進行刑事處罰或罰款,是否犯罪都必定會吊銷駕照,五年內不得再次考取。當事人想要減輕刑罰,可以在取證和鑒定環節尋找方法,鑒定人、鑒定機構和鑒定材料都有可能出現問題,具體可咨詢律師。
醉駕、危險駕駛罪中的法律標準是什么
醉駕檢查院做筆錄應該怎么做?
醉駕撞死人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并購重組與外資并購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1-03-07超過訴訟時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證人
2021-02-01要約收購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1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農村對預留機動地的處理辦法
2021-03-16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房屋拆遷過程存在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