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交規闖黃燈如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六條交通信號燈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準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第九十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第二款: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行;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6分:(二)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的;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機動車闖黃燈也是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標準與闖紅燈相同。根據最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闖紅燈,記6分,罰200元。
二、如何避免闖黃燈
1、切勿急加速
很多朋友養成了一個壞習慣,信號燈變黃就加油,爭取可以搶一下。從安全角度考慮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方法是通過路口時降低車速,腳放在剎車上,黃燈亮起時踩下剎車,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將車停下。
2、判斷剎車距離
如果黃燈亮起時,我們距離黃燈停車線較遠,此時應當保持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迅速制動。如果我們離停止線很近,完全無法將車停下來,應當通過路口時將車速降下來,并且盡可能的將車停住。
60km/h的時速下,15m的距離可以將車停下,考慮到黃燈時駕駛員需要一些反應時間,因此實際操作中距離也許更長一些,如果此時距離路口較近,這個制動距離恐怕無法停住車。如果我們養成路口減速的習慣,將車降速滑行至50km/h甚至更低的時速,即便反應時間有延遲,應該也可以在數米內將車停下,大大減少了過線的概率,因此降低車速是最有效的避免闖黃燈的唯一辦法。
除此之外,綠燈狀態下通過路口時也應當特別注意。
3、降低車速
人們常說十次事故九次快,往往車速降低,很多事故可以避免。城市道路限速大多在60-70km/h左右,我們應當在到達路口之前降低車速,并且將腳放在制動踏板上備用,觀察前車及其周圍情況,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做出及時反應。
4、遠離大型車輛
盡量不跟在公交車,貨車等大型車輛的后面。即便跟隨它們也應當保持足夠的距離,以免視線受到阻礙,無法及時觀察信號燈或是路面狀況,面對突發情況容易發生危險。
5、到達路口前觀察后車車距
為了保證安全,不光是前車跟車距離要注意,自己后方的車距也要注意。當通過路口時,隨時可能制動,此時應當從后視鏡觀察后車離自己的距離是否安全,如果距離過近可以采用降速滑行,輕點剎車的方法提前示意后車減速,以免發生危險。
6、保持安全車距
首先我們在行車中,要時刻保持一個相對安全的車距,在通過路口之前更要特別注意。拉開足夠的車距可以免前車突然制動造成追尾,同時遇到突發狀況也給自己爭取了一些反應時間。
究竟什么樣的距離算是安全距離呢,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的車速而定,時速是多少公里,就保持多少米的車距即可。如車速50km/h,我們可以保持50m的車距。
7、觀察輔助參考燈
雖然信號燈突然變為黃燈使得很多司機措手不及,不過一些情況下,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其他輔助信號燈來預判黃燈出現的時間的。比如個別路口信號燈采用數字計時的方式,或是進度條的顯示方式,我們都可以通過顯示上的變化來預判信號燈是否即將變化。
另外有些信號燈的設置會在綠變黃之前綠燈閃爍數秒,或是信號燈旁的行人或自行車信號燈率先閃爍或變黃變紅,都是機動車信號燈即將變化的前奏,因此利用輔助提示燈光來判斷本方向機動車信號燈的變化也是我們要具備的行車技巧。
大家都清楚在我國不管是機動車闖紅燈還是行人闖紅燈,其實都是屬于違法行為,根據規定就會給予當事人一定的處罰,主要就是罰款和扣分。但是闖紅燈行為如今也是要被處罰了,另外由于這本身也就屬于很危險的行為之一,因為闖黃燈而導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也不是沒有可能。
闖黃燈算違章嗎
闖黃燈怎么處罰
闖黃燈扣幾分罰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