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交通肇事罪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處罰情節,那么,在實踐中,我們應當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逃逸呢?下面,律霸小編馬上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您目前面臨的問題有所幫助。
1、逃逸行為必須以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條件。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具有《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即構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脫離現場的行為,才能認定為逃逸。
2、脫離現場的目的必須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確認行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主觀目的。如:被告人王某負主要責任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人王某駕駛的一重型汽車的左側與行駛摩托車的右側相刮,摩托車及駕駛人(當場死亡)倒地,汽車的左后輪將摩托車的后輪碾壓,被告人王某聽到自己駕駛的車輛發出異常聲響,且繼續行駛二十米后,方停車查看車輛與摩托車是否相刮。其雖發現汽車二十米后有一摩托車及人員于地倒躺,因其未發現所駕車輛有刮擦痕跡,便駕車離開現場。被告人王某的行為是否為逃逸。筆者認為,被告人王某的行為屬于逃逸。因通過本起事故的責任認定,被告人負主要責任,已構成交通肇事犯罪;被告人發現車輛發出異常聲響后,停車后又發現了摩托車及人員在道路上的實際狀態,因此,其主觀上應意識到肇事的可能性,但其卻駕車離開了現場。從其駕車離開現場的客觀行為上來看,其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
3、以下兩種情形不應認定為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后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二、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交通肇事罪逃逸如何認定的法律解答,希望對您有用。從上面內容科可知,認定交通肇事罪逃逸,首先得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其次,行為人脫離現場的目的必須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如果交通肇事者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已經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現場的,不應當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法律疑問,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我們將盡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提供相應地法律解答。
交通肇事罪逃逸量刑的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2020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懲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要求員工加班是否可以投訴
2020-12-30同時傷害共同傷害區別是什么
2021-01-09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呢
2020-11-25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