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我們的肇事者本應主動搶救傷者,并報警處理,但是,在實踐中,有許多人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往往都會去選擇逃跑,那么,我們如果不幸遇到對方交通肇事逃逸,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呢?下面,隨律霸小編一起來閱讀提供的方法吧。
遇到對方逃逸,當事人應當可以、并力求記住對方車輛及對方的以下幾種特征并及時報警:
1)車輛的型號。如:小客車、吉普車、旅行車、大客車、大貨車、小貨車等。
2)車輛的顏色。如:紅色、綠色、白色、黑色、黃色等。
3)車輛號牌。包括:顏色(如:小客車為藍色,大客車為黃色)、號碼(最好記全,無法記全也應當記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兩個數字)。
4)車輛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車身上的圖案、文字;有無裝載物,裝載物的名稱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體態(胖瘦)、年歲(青年、中年、老年或約多少歲)、長相(身體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紋身、黑痣等)、衣著等。
后雖未離開現場,但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為給被害人的造成傷害應負法律責任,為逃避法律追究在協助交警勘察事故現場后棄車逃離現場,且外逃多年,無視受害人的損失,這顯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第一,從刑事立法的本意和目的來說,刑法的任務是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而刑法的目的是預防犯罪。對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危害極大的犯罪分子,就應該嚴懲。本案被告人張某交通肇事后,無視被害人的損失和法律的存在,在公安機關下達拘留手續仍外逃多年,給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理應受到懲罰。 第二,綜合整個案情,張某明知自己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而長期在外,逃避法律追究,企圖逃脫法律的制裁。可見,張某完全是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離開,確實是故意逃逸。第三,認定張某的行為構成“逃逸”,更能有效地遏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現象發生,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一種警示。同時,也能喚起交通事故行為人的良知,維護社會的和諧問題,真正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遇到對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辦的法律解答,從上文可知,在實踐中,如果遇到對方逃逸,當事人應當可以、并力求記住對方車輛及對方的主要特征并及時報警,而不絕能姑息肇事者的這種過分行為,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問題,建議你及時咨詢專業律師。
:
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條件2017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會怎樣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押金怎么退
2021-02-24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