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權做出行政處罰的機構很多,包括工商局、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行政處罰比刑事處罰輕一些,主要是針對市場主體普通違法行為。工商局發現企業違規經營,生產假冒偽劣商品,應該在立案后盡快做出處罰。那么,行政處罰超期失效么?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行政處罰超期失效么?
行政處罰法規定,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這是行政處罰法關于時效的規定。
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這一規定包括以下幾層涵義:
1、在該違法行為發生后的兩年內,對該違法行為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未發現這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實,在規定的兩年超過后,無論在何時發現了這一違法事實,對當時的違法行為人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2、如果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在行為發生的兩年內已被行政機關發現,但違法行為人在兩年內未被查獲或者違法行為人逃避處罰,在兩年后行政機關將其查獲,仍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3、時效的規定期限是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就開始計算的。“違法行為發生之日”是指違法行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如,運輸違禁品,在路途上用了五天時間,應當以最后一天將違禁品轉交他人起開始計算追訴期限。
二、行政處罰如何執行?
行政處罰的執行應當遵守下列原則:
1、當事人自覺履行原則;
2、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原則;
3、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但是,依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的除外。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加處罰款、拍賣查封或扣押的財物、劃撥凍結的存款、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等措施。
綜上所述,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尚不構成犯罪的,會被處以行政處罰。根據規定,企業有違法行為,但是兩年內沒有被發現的,超過這一時間行政處罰超期失效。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工商局已經發現其存在違規經營情況,只是沒有做出處罰的,經過兩年時效后依然可以做出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工商行政處罰程序的主要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16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