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判緩刑是否有可能?
是否適用緩刑要看最終的量刑。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數)。
緩刑適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罪并罰時決定執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過3年的情況下,若其中一罪有判處緩刑的量刑,應附加吸收原則,使緩刑不再執行)、拘役、剝奪政治權利以及死刑兩個刑度帶之間,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不適用緩刑。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二、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審宣判后,已無須再予關押。如果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并通知有關的公安機關,待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機關將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事實上,針對肇事逃逸有沒有可能判處緩刑的這個問題一定要結合案情具體的去進行分析,假如說肇事逃逸的結果是已經有人重殘或者傷亡,那這樣被判處緩刑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過相較于那些事后確實有悔罪的表現,加之當前肇事逃逸的案情的量刑也有可能是在三年以下的,判處緩刑不是沒有可能。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無期徒刑有緩刑嗎?
醉駕拘役可以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范本
2020-12-27戶口沒在農村拆遷不能賠償房子嗎
2020-11-21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及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0-12-21棚改拆遷只有貨幣補償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