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都會判緩刑嗎
所謂緩刑適用的原則,就是在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過程中,特別是緩刑適用過程中必須始終考慮的規則和因素,包括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
1、法定因素。
(1)看是否具備法定從輕和減輕情節。
也就是是否符合《刑法》第67條和68條關于自首和立功的規定。具體到交通肇事罪,主要看肇事者在案發后是否有主動報案、自動投案、委托他人報案等自首情節,當然還包括是否構成立功等因素。
(2)看是否符合緩刑的適用條件。
首先是刑期的要求,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能被判處緩刑。對交通肇事罪而言,只有不具備加重情節的一般交通肇事,才滿足緩刑適用的刑期要求。其次是實質要求,即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再次,必須不是累犯,累犯的人身危險性嚴重,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較大,故累犯不得適用緩刑。
2、酌定因素。
(1)考慮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所負的責任大小。
從目前的法律規定看,只有負全部責任和主要責任、同等責任的才可能構成,那么在具體量刑時如果危害結果相同,而被告人所負的責任不同,量刑時亦應有所區別。
(2)考慮被告人犯罪后的態度,包括認罪態度、案發后能否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犯罪后的態度直接反映行為人人身危險的程度。對案發后沒有逃跑且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案情的被告人在量刑中應該予以考慮。
(3)考慮被告人是否對被害人及時搶救、治療。
在司法實踐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案發后肇事人在慌亂中忘記報案、投案,而是主動將被害人送至醫院搶救、治療。及時搶救、治療被害人并不是法定從輕、減輕情節,但效果卻比自首更明顯,其直接避免、防止了損失的擴大,因而必須對被告人的這一行為進行鼓勵,即便搶救的行為并未能避免被害人的死亡,在量刑中必須予以考慮,而且筆者認為酌情考慮的幅度應比照自首進行。
(4)考慮被告人是否對被害人進行積極主動的經濟賠償。
被告人積極主動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進行經濟賠償,對被害人的健康或生命是一種補償,對被害人的精神也是一種撫慰,一定程度上修復了被交通肇事破壞的社會秩序。同時,被告人積極主動賠償的行為也是體現了對其自身過錯行為的正確認識,反映了被告人的悔罪心理。
(5)考慮當時的犯罪時空和周圍環境,如天氣狀況、地面路況等。
很顯然,在冰天雪地和大霧天氣,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加大。分析肇事時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對比程度,對于準確判斷肇事人的過失大小,進而準確地定罪量刑都大有裨益。
二、交通肇事罪中哪些情形不適用緩刑
(一)《意見》規定6種情形一律不適用緩刑:
1、對醉酒駕駛機動車致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的;
2、有出于追逐取樂、競技、尋求刺激等動機,在道路上超速行駛50%以上的;
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后逃逸的;
4、斑馬線上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
5、具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的“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
6、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二)同時《意見》還規定5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致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的;
2、無駕駛資格的人駕駛機動車致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的;
3、曾因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過吊銷駕駛證、拘留行政處罰的;
4、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
5、明知是無牌證或已報廢的機動車、安全設施、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等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非法改裝的機動車而駕駛,或者嚴重超載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
在結合上文介紹之后,我們了解到,對于觸犯交通肇事罪而言,只能說在一般情況下適用緩刑的可能性比較大。但要是犯交通肇事罪,同時又存在逃逸的情節,甚至因為逃逸還導致了受害人的死亡,此時犯罪情節比較嚴重,那么適用緩刑基本是沒有可能的了。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2020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