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從犯成立的主觀條件是什么
行為人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jié)果,即行為人必須具有犯罪的主觀故意,這是脅從犯成立的主觀條件。就認識因素而言,行為人能夠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結(jié)果,否則,就不是脅從犯;就意志因素而言,脅迫行為雖使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強制,從而使其意志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無論如何,這種精神強制不同于使人完全喪失意志自由的身體強制,被脅迫者并未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尚可以選擇不犯罪(盡管這意味著他只能接受脅迫者的損害),然而,他卻作出了相反的抉擇。
這種抉擇,是行為人自主、理性的產(chǎn)物,在此犯罪決意下,他希望或者放任其行為的危害后果發(fā)生。也就是說,脅從犯的罪過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過失不構成脅從犯。而擺脫脅迫者將會給自身或者近親屬的人身或者財產(chǎn)利益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是直接故意行為人的犯罪動機,也是間接故意行為人追求的一個非犯罪目的。
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脅從犯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這是脅從犯成立的前提條件。脅從犯由于被脅迫而實施了犯罪行為,該犯罪行為是已經(jīng)計劃或已經(jīng)進入犯罪預備階段甚至犯罪實行階段的共同犯罪行為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性質(zhì)由共同犯罪的性質(zhì)所決定,它的具體樣態(tài)受共同犯罪目的的規(guī)定和制約。
一般情況下,脅從犯的犯罪目標是由脅迫者授意的,脅從犯據(jù)此選擇犯罪行為的具體內(nèi)容與形式。在存在物質(zhì)性危害后果的情況下,脅從犯的犯罪行為是促成該結(jié)果發(fā)生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關于脅從犯成立的條件,一般脅從犯在客觀上都已經(jīng)實施了一個侵犯法益的行為,只是其主觀上具有違反阻卻事由,不能要求法律對其施以嚴苛的刑罰。因此在實務中要特別注意其量刑。律霸網(wǎng)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離婚會調(diào)解嗎
2020-11-17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競業(yè)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