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時應該注意保存勞動合同或者與企業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工號牌、工作服、工資卡之類),不要等到出事之后,才去找這些東西。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證明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如此很難維權。在未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職工該如何證明自己與企業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呢?根據勞動部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2、注意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限,千萬不要錯過了申請時效。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 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3、如果不能認定為工傷,則可以按照雇傭關系以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對于企業提出的協商解決要求,一定要慎重,切不可犯急而輕易答應。一般情況下,具體的賠償數額需等患者出院且工傷等級或者傷殘等級確定之后才能基本確定。在此過程中,最好請有經驗的律師介入,否則難以確定合理的賠償數額。現實中,許多受傷員工通過協商獲得的賠償數額最終僅夠支付后續治療費甚至還不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