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判處輕刑是否有可能?
肇事逃逸判處輕刑是有可能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以下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二、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
故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因為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我國刑法理論中共同犯罪則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確實令人費解。
在我們國家如果進行的犯罪行為,那么應當及時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公安機關投案從而獲得被害者的諒解,對自己的量刑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發生一些事故不僅不自首而且還逃逸的話,那么是需要體現從重處罰的,交通肇事逃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