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犯罪行為有哪些依據
依據就是違反我國的法律。
犯罪必須具備三個特征,首先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社會危害性;其次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第三,犯罪是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即具有刑罰當罰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對犯罪的定義是: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但不同國家有犯罪的不同概念,有些行為在某國是犯罪但在他國不是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刑法關于犯罪的定義是一個形式加實質的定義,前一部分是形式定義,“危害社會的行為”是對犯罪的實質定義。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他人的犯罪行為依據就是我們國家的法律,如果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話,那么就屬于違法犯罪,是需要受到相應處罰,重者判處死刑坐牢輕者罰款。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的時效是幾年
2020-11-17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土地轉包
2021-03-21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