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致人傷殘判刑是什么?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2、醉酒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3、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4、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5、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只要發生肇事逃逸,即可定為全責,但如果對方有無證、醉酒、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可以認定主次責任。
6、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肇事行為發生后,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因交通肇事逃逸造成當事人傷殘或者傷亡的情況下,就已經構成了嚴重的犯罪事實,應當由司法機關追究相關刑事責任,并進行合法的司法判決,當事人應當積極對相關傷殘情況進行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