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負全責的規定都有什么?
交通事故中逃逸方負全責,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二)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三)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四)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相關知識
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導致事故無法認定責任的,由逃逸者承擔全部責任。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種很嚴重的過錯,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負全部責任。若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交通違法行為,也有過錯,則要根據雙方的過錯對于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確定交通事故責任。如果無法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過錯,或雖有過錯但與交通事故無關,或者因逃逸導致現場被破壞,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逃逸方應負事故全部責任。
二、哪幾種情況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由此可見,因為發生交通肇事逃逸后,警方很難認定事故責任承擔方,因此一旦無法認定事故責任方,逃逸的當事人就讓負全責,當然,這也是站在保護受害者的角度上,因為肇事逃逸后,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甚至致死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在無法認定故事責任時,逃逸方應付全責。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