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罰沒款滯納金的限額是什么?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應當告知當事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應當滿足哪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依據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行政相對人必須負有一定數額的金錢給付義務,包括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行政罰款等以給付金錢為內容的義務。例如《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行政相對人逾期沒有履行金錢給付義務。這里的“逾期”應當理解為超過行政決定所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的履行期限。例如,稅收滯納金從稅務機關確定的稅后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行政處罰罰款的滯納金從行政機關確定的罰款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三,罰款或滯納金的數額或標準必須由法律、法規明文作出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是通過課以行政相對人新的金錢給付義務,迫使行政相對人履行原行政決定確定的基礎義務,會加重行政相對人的財產負擔。因此,其數額或標準必須由法律、法規明文作出規定,執行機關不能自行其是。
第四,行政機關有義務告知當事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告知行政相對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使行政相對人了解罰款或滯納金的計算標準和數額,有助于對行政相對人產生履行義務的心理強制作用,同時也有利于行政相對人監督行政機關,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第五,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過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從行政決定所確定的義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至實際履行義務之日止。在此期間,罰款或者滯納金以一定的比例,按天數計算,并可反復適用。
行政處罰中的罰款應當由行政機關收繳后上交給國庫,不應當由行政機關或者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私有,如果是他人發現存在上述的違法的行為的,是可以直接向監察委員會或者是其他負責監督的機關進行舉報,然后由監察機關追究行政機關的責任。
違章罰沒款滯納金如何計算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民間借貸可以申請仲裁嗎
2021-02-15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