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傳謠構成什么罪
會構成很多的罪名,列舉誹謗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構成誹謗罪。具體為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新司法解釋具體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另外,誹謗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關于如何界定“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列舉如下: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說有人造謠這種情況的話,那么很可能會構成誹謗罪,當然不僅僅是誹謗罪這么簡單,需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定罪,自己發現有人造謠,應該盡快的進行報警,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自然終止違約金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20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