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是屬于刑事犯罪嗎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包庇罪是屬于刑事犯罪,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是指故意幫助犯罪的人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
相關法律規定
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包庇的對象有哪些
刑法的規定和學者們的論述都把包庇的對象界定為“犯罪的人”。從程序法上看,“犯罪的人”是指經法院判決確定有罪的人,即已決犯。但實際上,包庇的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又可以是已決犯。如果認為明知是已決犯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才構成包庇罪,顯然大大縮小了該罪名的實際適用范圍。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了未經人民法院判決不得確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則,該原則要求,在經人民法院合法審判并宣告判決之前,不得將任何人作為有罪的人對待。
從實體法上看,包庇罪中所指的“犯罪的人”應當是“犯法的人”,即實施了刑事違法行為的人。由于我國刑法理論界長期把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作為犯罪的本質特征,導致人們形成了這樣的觀念:某一行為只要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就一定構成犯罪。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應當看到,有的行為雖然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但只要刑法未將其規定為犯罪,我們就不能認為它是犯罪,因為這樣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犯罪的人”這一提法,容易使人們把行為及其后果同制裁直接聯系起來,從而把一些不是犯罪的行為作為犯罪來對待,不利于指導司法實踐,且“明知是犯罪的人”這一提法,將判斷某人是否構成犯罪的任務交給了行為人,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包庇罪是屬于刑事犯罪,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是指故意幫助犯罪的人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人處罰標準
2020-12-29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能按照曠工處理嗎?
2020-12-31二審刑事判決書范文
2020-12-02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土地流轉之后在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