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銷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
1、可變更、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消權的期間是1年。
2、《合同法》第55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欺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的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并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
2、脅迫
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的規定,脅迫是指一方當事人直接以物質性強制或精神性強制迫使對方與已訂立合同。也就是行為人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脅,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3、乘人之危
根據《民法意見》第70條的規定,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購買某甲的一張郵票,但某甲并不想出賣,一日,某甲之子不幸落入一水庫中,當時在場之人只有某乙會游泳,某甲重金要求圍觀之人救助其子,于是某乙提出不要重金只要該郵票作為報酬,某甲救子心切,不得不同意該要求,事后某甲之子得救,但因此成訴,此案即屬乘人之危。
4、重大誤解
根據《民法意見》第71條的規定,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于合同的重要內容產生錯誤的認識,并且基于錯誤認識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多因自己的過錯,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合同的內容發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
5、顯失公平
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的規定,顯失公平是指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合同。這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了公平、等價有償這一基本民法原則,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嚴重受損的一種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是可以進行撤銷的,但是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提出,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那么法院就不會在受理,因此,對于當事人一定要清楚了解此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要回自己的損失,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