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歸還意外所得會構成犯罪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歸還意外所得的一般不會構成犯罪,但會構成不當得利,可以通過起訴要回遺失的財產,如果拾得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就有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第三人的不當得利返還義務
不當得利受領人將其所受領的標的物無償讓與第三人,則于受領人因此免除返還義務的限度內,第三人對受損失者負返還責任,這就是不當得利制度下第三人的返還義務。因為第三人所受利益,是由于不當得利受領人的讓與行為,第三人受有利益有法律上根據,與受損者之間不成立不當得利義務,但第三人無償取得利益,相對于受損者的受有損失,顯失公平,故惟有賦予第三人返還的義務才能實現對受損者的保護。
第三人的返還損失義務成立要件為:
1、受領人為無償讓與;
2、受領物為受領人應返還的物,不限于原物,原物孳息、代償物亦包括在內,如受領人將原物與他人交換的物贈與第三人,受損者對于第三人在原物價格限度內有返還贈與物的請求權;
3、受領人因無償讓與而免除返還義務。第三人的返還義務是以受領人的返還義務被免除為前提的,如果受領人仍有返還義務,第三人則無須承擔此義務。如受領人為惡意受領人時,由于其返還義務并不因受領利益不存在而免除,第三人無須負返還義務,但受領人無資力或死亡的,第三人仍須負返還之責。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歸還意外所得的一般不會構成犯罪,但會構成不當得利,可以通過起訴要回遺失的財產,如果拾得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就有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房屋拆遷時,門面房如何界定
2021-01-25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04如何結轉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