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制售假藥罪的主觀
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違反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
生產、銷售假藥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假藥而生產、銷售,對不知道是假藥而生產、銷售的不構成該罪。主觀明知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認定難點。實踐中,在趨利避害本能的支配下,犯罪嫌疑人往往辯解主觀上不明知其生產銷售的藥品是假藥,以此來逃避刑事懲罰。
主觀意圖見之于客觀行為,可以從其客觀行為表現綜合判斷推定主觀是否明知。主要從以下方面予以審查判斷:
(1)犯罪嫌疑人的從業經歷、學歷、專業知識。
(2)銷售價格是否明顯低于市場價格;進貨渠道是否正當,有無合法手續;我國對藥品實行嚴格的審批、許可制度,如行為人從沒有合法手續的人員處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買,應當推定為其認識到假藥的可能性,主觀上系明知。
(3)銷售方式是否正常;從買賣藥品的交接方式、時間、地點分析,如是否在正規藥店進行銷售,是否在正常交易時間內銷售,如,夜間或小作坊地點交易,則反映出其對假藥的認知度。
(4)從藥品包裝、標簽、說明書等審查。
(5)有無批準文號、合法的經營執照及許可,是否盜用他人的批準文號,或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關于假藥的認定
是否為假藥是認定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環節。何謂假藥,是指依照我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
根據《藥品管理法》第48條規定,假藥主要有兩種情形:藥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分不符的;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
除此之外,還有按假藥論處的,如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變質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共六種情形。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犯罪的主觀方面往往會同當事人是否對該犯罪行為知情以及是否有著故意傾向來進行認定,而如果在犯罪的主觀認定方面遇到問題的建議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規定股票上市申請人公告上市報告文件的法律意義是什么
2021-03-11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