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共同點是什么?
其共同點需要在于都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作出的,都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二、行政不作為的司法解釋
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并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此定義主要有以下:
首先,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其次,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政不作為的具體處理情況,應當根據對當事人造成的人身權益侵害情況而定,涉及到行政不作為造成了嚴重的犯罪事實的,或者造成了當事人的嚴重損失的,那么還需要追究行政不作為人員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