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刑拘當事人嗎?
可以。偷稅漏稅的,稅務機關可以處以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是否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則應當根據案情而定。需要的,則拘留;不需要的,可以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在我國任何的企業以及個人在生活工作中都要履行繳納稅金的義務,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偽造或者隱瞞賬目信息進行偷稅漏稅后也是會危害到其他公民和國家的經濟利益,所以司法機關是會對偷稅漏稅的當事人以及違法的企業做出相應的處罰決定,如果情節嚴重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