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的民事賠償數額是多少?
賠償數額是根據造成多少損害就賠償多少的原則來處理,從理論上講,汽車交通事故的當事各方都可以成為民事賠償的主體。但是,在實踐中,非機動車、行人、乘車人一方多為受害主體,為賠償請求權人,機動車方常常是施害主體,為賠償義務人。因此,確定民事賠償的主體實質就是明確機動車方具體的賠償義務人。通常存在以下情況:
1、事故發生時,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為同一人,賠償義務人為機動車所有人(這里所指使用人是駕駛車輛的人)。當車輛由其所有人駕駛造成交通事故時,受害人有權直接要求機動車所有人賠償損失。
2、事故發生時,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同,則應看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駕駛人員)之間存在何種法律關系,確定賠償主體。
二、民事賠償的程序與責任分擔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5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這說明立法上認為:交通事故責任=損害賠償責任。筆者認為,上述規定與該《辦法》第44條機動車方無過錯也應承擔10%的經濟損失的規定矛盾。這一矛盾規定的認識根源在于,沒有對交通事故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進行邏輯區分,導致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結果直接成為損害賠償責任分擔的依據。實際上,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環節與確定損害賠償的分擔的環節之間,還有一個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優者負擔危險”原則。
如前所述,汽車具有較高的危險性,車輛所有人、使用人應承擔更多的危險,用以調整與受害人的關系,實現社會公平。這即是國外立法創設的“優者負擔危險”原則。根據該原則,行為人與受害人具有同等過失的條件下,考慮到雙方對道路交通法規注意的輕重,按機動車輛危險性的大小以及危險回避能力的優劣,分配交通事故的損害后果。“優者負擔危險”主要體現在:事故發生時,汽車(機動車)之間,以增減速、控制力等性能上較好或速度、硬度、重量、大小等對他人汽車危險性較多的為優者;汽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以汽車(機動車)為優者;汽車(機動車)與行人、乘車人之間,也是以汽車(機動車)為優者。
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后,應當嚴格按照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來進行調查取證和定損定責處理,特別是對于駕駛人員存在違法行為而導致的交通事故,還需要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的認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的法律規定
故意傷害民事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故意殺人罪附帶民事賠償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打工者有罪嗎
2021-01-25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