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的罰金和滯納金區別有什么?
稅款滯納金與稅務行政處罰區別在于:按滯納稅額依法加收稅款滯納金屬于執行罰款,它與稅務行政處罰的區別在于:
1、在目的上,稅務行政處罰的目的在于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當事人違法行為予以懲戒,而加收稅款滯納金的目的則在于促使不履行納稅義務的人迅速履行納稅義務,它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當事人履行已經明確的納稅義務為前提。
2、在法律性質上,引起加收稅款滯納金的行為不具有違法性,而加收稅款滯納金是防止違法行為發生的警戒措施,對超過法定期限不繳科的納稅人,應當遲繳一天就加收一天的滯納金,直至繳稅為止,以此來防止不定期履行納稅義務。而稅務行政處罰以稅務違法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它使違法者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比加收稅款滯納金范圍更廣,措攤更嚴,不僅只限于金錢給付形式。
3、在構成要件上,稅務行政處罰要求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不具有主觀過錯的行為造成的違法,不予處罰或者減輕處罰;而加收稅款滯納金則不同,它不考慮行為人有沒有過錯,只要在客觀行為上沒有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稅務機關就要加收稅款滯納金,以提醒、促使管理相對人履行義務。
相關知識
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對加處罰款和滯納金的最高金額作出了限制性的規定,即加處罰款和滯納金數額均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這里需要認識到,行政強制法此條款所說的是“加處罰款”,其不同于對一般稅收違法行為的處以罰款。“加處罰款”是在稅務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情況下,對不繳罰款的再處罰,基數是罰款額。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需要厘清的是,這里的“滯納金”與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所說的“滯納金”內涵是不一致的。稅法有關滯納金的規定在一些情形下并不屬于行政強制法中的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比如未按期申報加收的滯納金,就是納稅人對占用國家稅款造成國家損失作出的補償。這種情況下,稅收滯納金的性質不是執行罰,而是稅款孳息。如果稅務機關作出查補稅款等處理決定后,當事人逾期不繳納相關稅款和滯納金,稅務機關為督促其盡快履行繳納義務,在原先查補稅款和滯納金的基礎上再加收滯納金,才是行政強制法規定的“加收滯納金”的內涵,也才適用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有關加處滯納金上限的規定。
由此可見,稅務的罰金和滯納金在本質上有著明顯的區別,一個是稅務行政處罰,一般不低于50元,另一個只是因為納稅人沒有履行納稅義務加收的稅款滯納金,一般按納稅金額的千分之五加收。而且兩者在征收目的上也截然不同,一個是主觀上有明顯過錯行為,另一個只是客觀上督促哪壺私人履行納稅義務。
物業費滯納金如何計算?
稅務行政處罰法全文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關于繼續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