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影響著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們總是能夠聽到有人在網絡上被騙錢的消息,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不要隨意相信他人以及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每個人都需要去了解網絡詐騙的相關法律規定,那具體來說在浙江網絡詐騙立案標準是怎樣的呢?
一、2020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網絡詐騙的犯罪活動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有人從事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檢舉舉報,不要隨意在網絡上透露個人信息,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詐騙立案標準其實在全國都是相同的。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