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影響著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們總是能夠聽到有人在網絡上被騙錢的消息,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不要隨意相信他人以及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每個人都需要去了解網絡詐騙的相關法律規定,那具體來說在浙江網絡詐騙立案標準是怎樣的呢?
一、2020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網絡詐騙的犯罪活動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有人從事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檢舉舉報,不要隨意在網絡上透露個人信息,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詐騙立案標準其實在全國都是相同的。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