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釋罪犯
生活有了新希望
蔣*飛是我省試點推行“假釋一體化”措施受益的第一批服刑人員。3年前,他因意外致人死亡入獄,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崔家溝監獄服刑。由于在獄中積極參加勞改,有深刻悔改表現,經過法、檢、監三方的“社會危險性評估”,銅川市中院對其作出了假釋的判決。但已經36歲,又有案底的他,哪個單位肯接收?正發愁時,一份月薪1000元的新工作擺在了他的面前。他可以給家中的妻兒和老母親多一些照顧,對因他的意外導致失去親人的受害者一家,他也將盡可能的給予撫慰和幫助。
同批假釋的4位服刑人員也在飯店、社區公益、環衛部門等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實施難點
危險評估及監管安置
“假釋一體化”,即對于符合假釋條件、犯罪情節和主觀惡性比較輕的特定罪犯,通過危害評估、征求意見、安置幫教、落實監管、法律監督等一體化措施,經法定程序予以假釋。
省司法廳廳長路*強介紹說,假釋的社會效果比單純減刑要好得多,但“不致再危害社會”這一假釋法定條件無客觀評估標準,實踐中難以掌握。目前,我國假釋比例普遍偏低,我省假釋比例已連續五年下滑,2008年僅為2.38%。為此,省法院、省檢察院、省監獄局在2009年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從假釋判決前的“危險評估”和假釋后的“監管安置”兩個關鍵點上發力,解開制度上的死結,確保罪犯假釋后不再危害社會,真正實現降低重新違法犯罪率。并在崔家溝監獄、西安監獄、女子監獄和未管所等5個單位進行試點。
未央試點
全國率先摸索6+1模式
省監獄管理局局長董*全介紹說,假釋的危險評估將由法、檢、監三方共同進行,采用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客觀上,通過對罪犯個人基本情況、犯罪情節、改造表現、心理測試、就業安置、家庭狀況及管束能力等進行綜合考評把握;主觀上則是采用會議集體充分討論研究,最終形成一份評估結論。
在監管安置上,我省創新“6+1”管控模式,并在未央區進行試點。所謂“6+1”,即在“社會危險性評估”的基礎上采取家庭管束、公安監管、社會幫教、社區上崗安置、檢察監督、監獄回訪六項措施對假釋罪犯進行社會危害性管控。據了解,這在全國也屬創新之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在哪個地方起訴
2021-03-11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