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賠償精神補償是否可以主張
依據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如果造成受害人傷殘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或者受害人親屬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二、影響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的因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以及具體案件審理情況來看,目前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大體由以下因素確定:
(一)受害者的傷殘等級;
(二)受害者的年齡;
(三)肇事者的過錯程度;
(四)肇事者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五)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的劃分為10個等級,由第I級(100%)到第X級(10%),在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時,每級比上級相差 10%。評殘后,受害者可以根據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向肇事方索賠。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精神損害賠償對于侵權行為人而言具有懲罰性,而對受害人而言具有填補性和撫慰性,它本質上是通過金錢賠償,使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撫。 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對受害人不論是造成傷殘還是死亡,都將給受害人自身及其家庭帶來很大的精神損害。
交通肇事精神撫慰金怎么算
交通事故死亡可否要求精神賠償?
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有什么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