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公安司法保釋或者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會通知原告的。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從規定可以看出,其范Χ涵蓋了除可能無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而“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又是幾乎任何一個案件都可以套用的。
但是,也正是因為法律規定的寬泛,實踐執行中取保候審的辦理也就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多數情況下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屬認為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而辦案單λ卻認為不符合。可大家適用的的確是同一個標準,卻能夠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根據筆者多年刑事辯護的司法實踐探索到,其實辦案單λ還掌握著另一套沒有成文規定的標準。
換言之,實踐中,除具備以上兩條規定之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更容易辦理取保候審: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對于暴力犯罪而言,盜竊、搶奪、詐騙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辦理取保候審時更容易一些;
(二)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實踐中90%以上審判時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可能會被判緩刑,而緩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審理期間辦理了取保候審,而判決時因不能緩刑而判3年以上的實刑,之后再被收監,就會令被告人產生對法律的不理解、對法不可知的恐懼以及對法無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實踐中,有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難取保候審。
(三)存在重大疾病,嚴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實踐中,以這個理由申請取保候審的,只有嚴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會批準取保候審。
(四)懷孕的婦女。
(五)認罪的。如果不認罪,一般很難取保候審。
(六)財產案件,退贓,積極交納罰金的。
(七)人身損害案件,積極賠償被害人,并爭取到被害人諒解的。
一般情況,公安司法保釋或者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會通知原告的。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適用取保候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關系是否可以以人身損害賠償
2021-01-10購置二手房買家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1理發店沒有營業證犯法嗎
2020-11-18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呢
2020-11-25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