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決定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是否減刑的最根本條件,是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現;適用假釋的最根本條件是罪犯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根本特征在于罪犯做出有利于國家與人民利益的突出事跡,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根本特征應是罪犯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深刻認識與在此基礎上的積極改造。
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有142個條文直接規定了對162種具體犯罪適用罰金刑。另外,刑法也有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規定,罪犯應賠償被害人因犯罪行為所遭受的損失。那些有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罪犯,理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如拒絕履行,很難說明其已認罪服法。由于現行刑法沒有對罰金的繳納、民事義務的履行與減刑、假釋相聯系的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在處理這一問題時,各地執行不一。
司法實踐中,罰金刑、附帶民事義務的執結率很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立法能明確規定罰金的繳納、民事義務的履行與減刑、假釋掛鉤,無疑會提高罪犯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積極性,提高罰金刑、附帶民事義務的執結率,維護法院生效判決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敦促罪犯自覺繳納罰金與履行民事義務的同時,也能避免罪犯在經濟上占便宜。
筆者認為,減刑、假釋時考慮罪犯繳納罰金和履行民事義務情況,具體可以這樣規定:
第一,對確實無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應由有關單位出具證明。如果服刑者確實有理由證明其因客觀條件所限,沒有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只要其在服刑場所的表現良好,就應該考慮給予其減刑、假釋。
第二,對有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經催繳后仍拒不繳納、履行的,應暫不予減刑、假釋。
第三,對主動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在減刑、假釋時優先考慮,適當增加減刑幅度,對其行為應予鼓勵。這樣,對其他犯罪人員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