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刑時財產性刑罰履行
我國刑法當中有200多個罪名可以單獨或者可以選擇適用財產刑,財產刑和自由刑一樣,都屬于罪犯應當履行的刑罰。司法實踐中,財產刑的執行難度比較大,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判項的執行也是這樣。為了更好的規范這項工作,2012年的司法解釋中對罪犯是否積極履行財產刑和民事附帶賠償義務這些財產性判項作為減刑、假釋時從寬或者從嚴的情形考慮,以激勵罪犯主動履行財產性判項義務。2012年的司法解釋施行后,調動了罪犯自覺履行財產刑判項的積極性,主動履行的人次和數額明顯增加,維護了刑事判決的嚴肅性。
這次新的司法解釋在2012年規定的基礎之上,將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履行情況作為可以減刑的綜合考察因素之一。如果罪犯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則應當從嚴適用減刑,甚至不予減刑和假釋,增加規定法院交付執行時應一并移送罪犯財產性判項執行履行情況,增加規定罪犯對刑罰執行中自覺履行財產性判項情況向刑罰執行機關報告的義務,增加規定減刑、假釋法院可以就財產性判項的執行履行情況向原執行法院進行核實,還增加負責辦理減刑、假釋法院,可以協助執行生效裁判中的財產性判項,這些規定對于實踐當中的具體問題都有很大的意義。
二、財產性判決履行的現狀
財產性判決,是指判決罪犯承擔的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判決,以及追繳、責令退賠、罰金、沒收財產等判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財產刑在整個刑罰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越來越重要,財產刑的適用范圍在逐步擴大,在我國刑法當中,有200多個罪名可以單獨或者可以選擇適用財產刑,侵犯財產型犯罪、經濟型犯罪、職務類犯罪案件,往往涉及罰金、沒收財產、追繳、責令退賠被害人損失等判決內容。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為懲罰內容的刑種,是對犯罪分子進行經濟制裁的一種刑罰方法。
財產刑和自由刑一樣,都屬于罪犯應當履行的刑罰。賠償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的物質損失,是罪犯應履行的民事賠償義務。追繳贓款贓物是刑事訴訟法中為剝奪犯罪分子的違法犯罪所得,挽回國家、集體和被害人的財產損失而采取的一項財產處分措施。財產性判決是生效刑事裁判判決主文的一部分,財產性判決的履行包括財產刑的執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的履行,以及追繳犯罪分子贓款、贓物、沒收違禁品等強制措施,罪犯在其財產性判決未履行完畢前,對國家或被害人都負有繳納或支付財產的義務。
實際上,在刑事案件中,財產性判決的適用率是比較高的。但是在司法實踐中,財產刑的執行難度比較大,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判決的執行也是這樣,罪犯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刑事裁判中財產性判決部分,致使該部分判決成為“一紙空文”,不了了之,刑罰執行的效果不理想。案件判決后,真正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與判處涉財產部分案件的數量是不成正比的。大部分財產性判決并未進入實質意義的執行程序,有的僅是在有查扣在案的贓款、贓物或者被告人及其家屬主動繳納的情況下,才正式進入執行程序;有的即使進入了執行程序,也因種種原因無法執行到位,財產性判決不能得到實際履行,往往就不了了之。?
三、提高財產性判決履行率的幾點建議
財產性判決能夠加大犯罪的成本,對貪利型犯罪的發生具有重要的遏制作用。因此,財產性判決能否得到切實地執行、履行關系到刑罰預防犯罪的效果能否實現。對于有財產、有經濟能力卻拒不執行、不履行財產性判決的罪犯,不僅刑罰的目的難以實現,法律的公正性受到了質疑和削弱,也不利于彌補被害人的損失和傷害,不利于緩和與消除社會矛盾。提高財產性判決的履行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重刑輕民”、“重主刑輕附加刑”的陳舊刑罰執行觀念,加大對財產性判決重要性的認識。“坐牢不賠錢、賠錢不坐牢”的思想不可取,被害人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其財產權益理應得到法律的保護;減刑、假釋的根本目的是激勵罪犯積極改造,是刑罰執行過程中對積極改造罪犯的一種獎勵性措施。犯罪分子對生效刑事裁判確定的義務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本身就是一種不悔罪或者說違法行為,這種行為本身說明其主觀惡性的存在,或者說其改造不徹底,罪犯并非確有悔改表現,因而與刑法設置減刑、假釋制度的初衷相違背,不應當予以減刑或假釋,或者至少應當嚴格控制減刑的幅度。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應當轉變觀念,重視財產性判決履行情況,注重對被害人財產權益的保護,加強刑事裁判中財產性判決的執行、履行工作力度。罪犯應積極退贓退賠,履行財產刑,賠償被害人損失。
(二)完善財產性判決的履行與減刑、假釋的關聯機制。新司法解釋已將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決的履行情況作為可以減刑、假釋的綜合考察因素之一。實踐中可以明確,被判處財產刑、附帶民事賠償或退贓、退賠的罪犯,在收到執行通知書后,無論其是否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都應如實申報。
對于拒不申報或有證據證明不如實申報的,視為故意隱瞞財產以逃避執行、履行,不具有悔改表現,一般不予減刑、假釋;具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罪犯除外,但減刑、假釋的幅度應從嚴把握。對職務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三類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還應當考察其是否通過主動退贓、積極協助追繳贓款贓物、主動賠償損失等方式,積極消除犯罪行為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未積極消除社會影響的,則不予減刑、假釋。在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中,重點查明贓款去向、罪犯獄內消費及家庭經濟狀況等,對未退贓、未執行的罪犯進行法庭教育,告知其利害關系;對于拒不履行的,檢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建議法庭不予裁定減刑、假釋或降低減刑幅度。
通過將財產刑和附帶民事賠償與減刑、假釋相關聯,嚴格區分罪犯有履行能力不履行和確無履行能力的情況,促使有經濟能力的罪犯積極執行、履行法院的判決,想方設法籌集款項,通過各種方式把款項交到法院的戶頭上。同時,確保刑罰變更執行公平公正,未全部執行履行涉財判罰并非一律不能減刑。對確無履行能力的罪犯,只要罪犯及親屬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家庭狀況證明、監獄提供罪犯獄內的親屬會見及生活消費的情況說明等書面材料,經確認核實后,也依法依規辦理減刑、假釋。???
綜上所述,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司法環境和人文環境是維持財產性判決履行的公平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基礎,這也是我們一直在追求和不斷完善的。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買了違建的房屋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08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