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網上購物的發展,很多人都把網上購物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購物形式了。但是網上購物和實體購物來比各有優點和缺點。比如說網上購物,我們沒有辦法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中間所經歷的這個運輸和發貨的過程就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所以這個時候消費者就面臨著一種危險,是如果我付了款之后賣家并沒有如約發貨,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底應該走怎樣的程序來進行維權呢?如果賣家不肯發貨,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對其的行為進行懲罰呢?
像雙11,雙12,黑五這樣的網上購物節,每天會涌現出非常多的訂單,不管是,人手不夠,無法按時發貨也好,或是賣家誠心不發貨也好,不如約發貨這件事情受傷的總是消費者。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對于賣家不發貨的情況,買家應該如何維權。
所有的事情溝通是最有效率的解決方式,所以在沒有按約定發貨的時候,消費者可以通過社交聊天軟件去聯系賣家確認是無法發貨還是因為太忙無法按時發貨。如果雙方可以達成共識的解決問題的話,就沒有必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來進行解決。
當然會有一種情況是賣家沒有任何正當理由,但是卻不給消費者發貨。對于此種情況,消費者就要通過一定的手段來進行自己權益的維護。消費者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就曾提醒過廣大消費者,如果真的遇到了我們所說的這種情況,保存相關的票據和相關的憑證非常重要。在沒有收到商品之前不要點擊確認收貨。一定要保留與賣家的截圖,還有消費的付款憑證。保留證據是維權獲勝的關鍵。
近年。國家工商總局制定了關于網購的法規辦法。該辦法的實施就是網購商品無理由退貨制度,有了法律上的依據,也就是說我們在網上購物之后,消費者可以享受七天的無理由退款,這是對賣家無理由不發貨或拒絕退款的一種限制。
這種規定是對于電商的一個管理規則,同時也是對于電子商務參與者的一種限制,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任何一個行業的不規范的現象都是要需要法律名為規定來進行約束和整頓的。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我們同樣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來約束他人。
所以對于網購后不發貨的現象,首先可以買家和賣家進行協商解決,如果可以解決那就皆大歡喜,如果不能解決的話,消費者可以保留其憑證和依據,當做證據向消費者委員會進行投訴。通常來講,消費者委員會是可以解決此類問題的,如果還是沒有辦法解決惡意不發貨的問題,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進行訴訟。
希望大家都可以擁有愉快的網購體驗,同時也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維權意識,是自己能夠真正成為法治社會下的社會人。
消費者網購注意事項有哪些?
網購發生糾紛怎么辦
消費者網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