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立功的情形有哪些,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立功?
屬于立功的情形即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犯罪人之間往往互相了解各自的犯罪行為,犯罪人在歸案以后,不僅交代自己的罪行,而且揭發檢舉他人的犯罪行為,因此是一種立功表現。提供重要線索,指犯罪人提供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各種犯罪線索,例如證明犯罪行為的重要事實或有關證人等。
所謂買功行為,是指行為人以支付一定數額的財物為對價,換得他人掌握的其他人的犯罪事實的信息,并將其提供給司法機關的行為。對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自首,處理時意見也不統一。
有的認為,立功的本質不僅要考慮其行為的有效性和悔罪性,而且應對立功的信息、線索來源均予以考慮。行為人的“買功行為”,雖然對偵破案件可能有用,但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并未減少,且可能給監管秩序造成破壞。因此,不宜認定為立功。還有人認為,這些線索不是犯罪嫌疑人所見所聞,而是經過幾個環節,如按立功處理會使犯罪嫌疑人鉆空子,得便宜,因而,不能認定為立功。
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均有失偏頗。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立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別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把握。
首先,要看行為人提供給司法機關的他人的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破案線索是否真實有效。只要其所提供的信息或線索是真實的,則其行為就具備了立功的實質條件,一般情況下可以認定為立功。至于該信息或線索是否直接來源其本人還是其親屬、朋友、辯護人所提供的,是他人無償提供的還是有償提供的,均不應影響立功的認定。
其次,要看買功行為有無違反法律規定。如果行為人教唆、引誘、威脅他人實施犯罪行為,然后將其所掌握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告發的,或者行為人向國家公職人員收買后者所掌握的他人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線索的,由于這些行為本身已經是違法犯罪行為,而“不應讓任何人從其違法犯罪行為中獲益”是一個基本的法理,因而,對這種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立功。
相反,如果行為人是向一般的社會公民或者其他罪犯收買他人所掌握的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線索,也未采取不正當手段,則這種行為并未違法,甚至在道德評價上也是中性的,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將這種向司法機關主動提供所獲的信息或線索的行為認定為立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什么叫現房
2021-01-06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