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立功的情形有哪些,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立功?
屬于立功的情形即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犯罪人之間往往互相了解各自的犯罪行為,犯罪人在歸案以后,不僅交代自己的罪行,而且揭發檢舉他人的犯罪行為,因此是一種立功表現。提供重要線索,指犯罪人提供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各種犯罪線索,例如證明犯罪行為的重要事實或有關證人等。
所謂買功行為,是指行為人以支付一定數額的財物為對價,換得他人掌握的其他人的犯罪事實的信息,并將其提供給司法機關的行為。對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自首,處理時意見也不統一。
有的認為,立功的本質不僅要考慮其行為的有效性和悔罪性,而且應對立功的信息、線索來源均予以考慮。行為人的“買功行為”,雖然對偵破案件可能有用,但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并未減少,且可能給監管秩序造成破壞。因此,不宜認定為立功。還有人認為,這些線索不是犯罪嫌疑人所見所聞,而是經過幾個環節,如按立功處理會使犯罪嫌疑人鉆空子,得便宜,因而,不能認定為立功。
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均有失偏頗。買功行為,能否認定為立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別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把握。
首先,要看行為人提供給司法機關的他人的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破案線索是否真實有效。只要其所提供的信息或線索是真實的,則其行為就具備了立功的實質條件,一般情況下可以認定為立功。至于該信息或線索是否直接來源其本人還是其親屬、朋友、辯護人所提供的,是他人無償提供的還是有償提供的,均不應影響立功的認定。
其次,要看買功行為有無違反法律規定。如果行為人教唆、引誘、威脅他人實施犯罪行為,然后將其所掌握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告發的,或者行為人向國家公職人員收買后者所掌握的他人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線索的,由于這些行為本身已經是違法犯罪行為,而“不應讓任何人從其違法犯罪行為中獲益”是一個基本的法理,因而,對這種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立功。
相反,如果行為人是向一般的社會公民或者其他罪犯收買他人所掌握的犯罪事實的信息或線索,也未采取不正當手段,則這種行為并未違法,甚至在道德評價上也是中性的,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將這種向司法機關主動提供所獲的信息或線索的行為認定為立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