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立功
1、立功的主體是犯罪分子。刑法第68條之所以使用“犯罪分子”而不使用“犯罪嫌疑人”一詞,意味著立法者認為盡管犯罪嫌疑人在判決生效前還不能被稱為犯罪分子,但立功作為一種對應予定罪量刑的犯罪嫌疑人從寬處罰的制度,其適用對象最終仍是犯罪分子,故干脆以犯罪分子稱之。這樣稱呼也有利于排除最終被宣告無罪的犯罪嫌疑人成立立功的可能。這表明,如果一般公民有“立功”表現,值得表彰,但不屬于量刑意義上的立功;如果犯罪嫌疑人最終被宣告無罪,與一般公民無異,其“立功”表現也不屬量刑意義上立功。
2、立功發生的時間是犯罪分子到案以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因為本文討論的是狹義的立功,這種立功作為一種對犯罪分子從寬處罰的量刑情節,只能發生于判決生效之前,判決生效之后的立功不發生從寬量刑的問題,應屬廣義的立功;而之所以將立功的時間限定于“到案后”,是因為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立功的時間是“到案后”,故本文不采納那些認為立功發生于“刑事訴訟中。包括判決生效后、包括服刑期間。甚至認為“立功的時間始于犯罪預備終于刑罰執行完畢、不論司法機關是否對其立案偵查、也不論其是否處于訴訟階段,均可成立立功行為等的意見。
3、立功不僅是犯罪分子單方的行為,一般還需要司法機關予以配合。因為犯罪分子對他人犯罪事實的檢舉揭發、所提供的重要線索,需要司法機關查證屬實,協助司法機關抓獲其他犯罪嫌疑人的,需要司法機關去將其他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如果司法機關不去查證、不去抓捕,則犯罪分子的立功情節就無法確認。故“立”是指犯罪分子實施的檢舉揭發、提供重要線索或協助抓捕等行為,“功”則指犯罪分子所檢舉揭發、提供線索、交待其他犯罪嫌疑人藏匿地點等內容得到了檢驗證實并客觀上有益于國家和社會、對國家和社會有功。
4、立功的內容具有法定性。并非犯罪分子實施的任何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行為都是立功,只有實施刑法及司法解釋明文規定的幾種行為才可能構成立功。其中,作為立功表現之一的“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者”所強調的是“突出”,如果只是一般的表現,則不足以構成立功,只有表現突出者,才能構成立功。
5、立功是一種獨立的刑罰裁量情節。
綜合上述,上文小編整理有關刑法的相關內容。如果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或為公安機關破案提供重要線索等,只要符合刑法中立功的規定的行為,都會被認定為具有立功表現。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委托代理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