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認定須注意些什么
1、功能的刑事政策性
立功制度是我國實行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同時也是刑罰目的的體現,其宗旨在于給犯罪分子提供一個悔罪或將功折罪的機會,促使犯罪分子與其他犯罪勢力劃清界限,并協助司法機關消除其他犯罪勢力。這可以使司法機關迅速挖掘出隱藏的犯罪分子,消除社會潛在的隱患。刑事政策性是立功必須具有的首要特征,同時也是其存在的內在原因。
2、立功發生的時間是犯罪分子到案后,判決生效之前
之所以將立功的時間的起始時間限定于“到案后”,是因為1998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立功的時間是“到案后”,故本文不采納那些認為立功發生于“刑事訴訟中。包括判決生效后、也包括服刑期間。甚至認為“立功的時間始于犯罪預備終于刑罰執行完畢、不論司法機關是否對其立案偵查、也不論其是否處于訴訟階段,均可成立立功行為。因為本文僅研究狹義的立功,這種立功是一種從寬處罰的量刑情節,只能發生于判決生效之前。
3、內容的法定性
也就是說立功是具有刑法意義上的行為。具有刑法意義的行為,首先是指犯罪分子的立功行為要符合我國刑法的規定。只有符合《刑法》規定的行為,才具有進行刑法價值評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是指立功行為產生的結果,立功的結果影響《刑法》的輕重及執行。通過對行為價值判斷和結果的確認,從而在刑法上作出相應的反應。
4、立功是一種獨立的刑罰裁量情節
我國1979年《刑法》第63條規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現的,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198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當前處理自首和有關問題具體適用法律的解答》第4條對1979年刑法第63條的規定作了突破,規定“對于自首又立功的依法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實踐中,對雖未自首,但有立功表現的,應參照《刑法》第63條法規的精神;并依照《刑法》第59條的規定,也可以視具體情節,分別從寬處理。”這是法律首次將立功從依附自首的地位中獨立出來,作為獨立的量刑制度加以專門規定。1997年刑法典進一步確認了立功的獨立地位。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立功的認定須注意些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立功的認定須注意些的問題包括功能的刑事政策性、立功發生的時間是犯罪分子到案后,判決生效之前、內容的法定性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土地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1-01-19金融消費的定義,什么是金融消費者
2021-02-18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投保人
2021-02-05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房子拆遷可以換戶主嗎
2021-02-23沒有土地證的地,拆遷時有補償嗎
2021-02-02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3拆遷委托合同范本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