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單位可否成為自首的主體
目前現行刑法無明確規定,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該條款對自首者的稱謂是“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從表述上看,立法者似乎僅將犯罪的自然人作為自首的主體。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犯罪單位不能成為自首主體。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由此可見自首主體即為實施犯罪的主體。因此,犯罪單位也可以成立自首。目前,司法解釋走在了前面。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聯合頒布實施的《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一條規定,“在辦理單位走私犯罪案件中,對單位集體決定自首的或者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首應當認定為單位自首。”
單位自首要符合什么條件
認定單位自首,關鍵是看該自首行為是否是出于犯罪單位的意志,以及投案人能否代表犯罪單位。單位自首須具備下列要件:
1、主動投案,即犯罪單位在犯罪以后,歸案之前,主動向有關機關報案。由于犯罪單位本身無法投案,因此,犯罪單位主動投案只能由代表單位的自然人進行。
2、主動投案的行為必須是出于單位的意志。單位意志是指,經犯罪單位集體研究作出的決定或者能夠代表單位意志的負責人作出的決定,并且向有關機關投案。如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的決定即可以代表單位的意志。
3、如實供述罪行。代表犯罪單位主動投案的被委派人或者能夠代表單位意志的負責人必須將單位所實施的全部罪行如實交代,而不是僅交代部分罪行或者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的自然人自身的罪行。
我國刑法涉及單位犯罪的條款大多數實行“雙罰制”,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判處刑罰,同時對單位科處罰金,但也有少數條款實行的是?“單罰制”即只對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人判處刑罰,對單位不再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這個單位是可以作為自首的主體的,但是一定要滿足相應的條件,才可以構成自首情節,一般來說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個就是主動投案,還有就是必須是出于單位的意志進行投案的,還有就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