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二、雙規期間被立案經傳喚到案算自首嗎
自首是影響量刑的一個重要法定情節,直接關系到案件的實體處理和被告人的利益。經傳喚到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被傳喚人,能否認定為自首,在司法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而作為最高人民法院具有判例指導意義的《刑事審判參考》,居然在2000年第3期和2005年第4期先后發表截然相反觀點,更令許多司法人員迷惑不解,導致各地司法機審判不一。
判斷經傳喚到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被傳喚人是否屬于自首,首先必須明確自首的涵義及其認定條件。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的犯罪行為。我國刑法設置自首制度及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罰裁量制度,表明我國刑法在報應的基礎上追求刑罰效果,通過自首從寬原則實施感化犯罪分子主動投案,鼓勵改過自新,分化瓦解犯罪勢力,獲得有利于國家、社會的預防犯罪的效果。構成自首必須具備一定條件:一是犯罪分子必須主動投案。即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均未被發現,或犯罪分子雖被發現,但尚未受到司法機關訊問,傳喚或尚未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之時自動投案的行為,這是構成自首的關鍵要素;二是犯罪分子必須如實供述自己實施并由自己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這是構成自首的本質要素;三是犯罪人愿意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追訴。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自首,必須符合上述三個要件,司法實踐中對自首認定上產生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自動投案特別是“視為自動投案”和“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上。
判斷經傳喚到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被傳喚人是否屬于自首,同時必須明確傳喚的涵義、性質及其不同情形。傳喚是司法機關通知訴訟當事人于指定的時間、地點到案所采取的一種措施。傳喚作為一種通知,不具有強制性,實質是犯罪嫌疑人自行按照偵查人員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地點接受訊問,它強調被傳喚人到案的自覺性。對經傳喚到案后如實交待犯罪事實的被傳喚人能否認定自首,應區分兩種情況:一是經傳喚到達指定地點后,在偵查人員未開始訊問前或訊問過程中,主動表示愿意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追訴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的,應認定自首。因此種情況雖與未經傳喚的自首有所區別,但畢竟是被傳喚人主動決定自首,傳喚只是誘發其作出該決定的外因;二是被傳喚人經傳喚后懷著僥幸心理,自信偵查機關未掌握其犯罪證據,只是在經訊問后迫于無奈才交待的,不應認定為自首。因此種情況下被傳喚人并未主動決定自首,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自首應具備的要件。
可見,對經傳喚到案后如實交待犯罪事實的被傳喚人能否認定自首,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考量自首和傳喚的法律規定基礎上,必須重點衡量構成自首的其他兩要件,而不能簡單把兩者畫上等號。因此,對經傳喚到案后的被傳喚人如實交待犯罪事實,能否認定自首,關鍵在于其到案過程中是否形成自首決意,即看其是否有認罪悔改、接受懲罰的主觀目的,是否具有歸案的自動性和主動性。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雙規期間立案之后傳喚到案是否算,至少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確定,如果傳喚到案之后,如實交代犯罪事實的話需要根據交代犯罪事實的,自動性和主動性進行確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