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
2、以口頭協議代替的書面勞動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4、勞動合同期滿沒有終止也沒有續簽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勞動關系。
二、事實勞動關系解除的情形
1、用工雙方合意。
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辭退和非過失辭退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3、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導致勞動關系解除。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秳趧臃ā返?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4、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一)在試用期內;(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p>
現實中對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是對勞動者權益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很多時候之所以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都是因為想借此逃避對勞動者的法律責任。一旦認定了屬于事實勞動關系,那么就能要求單位給予勞動者相應的勞動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