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未成年人不構成累犯,但對于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不構成累犯、未成年人能否構成特殊累犯、毒品再犯等問題,實務中存在一定分歧,筆者認為,對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累犯的理解應堅持從寬原則。
法律咨詢:
您好,我朋友是販賣毒品罪刑滿釋放人員(不足1年)被另一個販毒累犯供出,抓獲時只有0.15G冰毒!(而那個人立功免責)。毒品并未出手,下家也沒付錢,人已經移到看守所了,想要減刑或免責是不是也只有立功,供出其他的同案犯?他本人已經沒有再可以立功的機會了,他叫他女朋友幫他立功,這樣都算立功??如果不行,可以取保候審嗎?或者緩刑、監外執行?反正有沒有什么好點的辦法可以讓他回家的?萬分感謝!!如果可以取保候審大概要好多錢?
律師解答:
當然立功肯定對量刑有好處,叫女朋友立功不算立功。
相關法律知識:
刑法修正案(八)第六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因為立法技術和法律語言的限制,司法實踐中對于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不構成累犯存在一些分歧。未成年人前后犯罪存在兩種樣態:樣態一、前罪系未成年十后罪系未成年;樣態二、前罪系未成年十后罪系成年。對于“樣態一”不構成累犯并無爭議。但對于“樣態二”是否構成累犯尚有不同的聲音,筆者認為,第二種樣態同樣不構成累犯,理由如下:
1.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兩個排除累犯的條件:過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這兩個條件屬并列的、選擇性的,只要符合其一就不能認定為累犯。前后兩罪中有一次犯罪是過失犯罪不構成累犯,這一點大家容易理解和接受;與此相推,前后兩罪中有一次系未成年人犯罪,也不能認定為累犯,故上述“樣態二”不構成累犯。
2.如若認為只有“樣態一”才不構成累犯,體現不出法律應有的價值。因為,未成年人存在兩種刑事責任年齡:年滿16周歲應負完全刑事責任,而對于年滿14周歲不足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只對八種特定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因此,一個未成年人實施前罪、到刑法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再到其實施后罪,在“犯罪—行刑—再犯罪”整個過程中僅有4年甚至2年的時間,這種情形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概率極低。法律在一定區域是普遍適用的,法律調整的是經常性而非個別的行為,如果認為只有“樣態一”不構成累犯,顯然保護面過于狹窄。
3.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累犯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寬宥。由于未成年人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思想波動較大,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低于成年人,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一般較小。“沒有寬容就沒有未來”,因此將未成年人排除在累犯之外,有利于他們積極改造,重塑信心,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