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氣原因,不少高速路上經常出現連環交通事故的情形,事故牽連著好幾個車主,造成的后果也比較慘重,此類案件責任認定比較復雜,那么連環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下面律霸網的小編將會通過案例的形式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為您提供幫助。
【案情簡介】
年6月10日凌晨2時35分許,林某駕駛小轎車與逆向行駛的李某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碰撞后李某及摩托車上乘客林某飛到對向車道,隨后,林某又被孫堂生駕駛的重型專項作業車碾軋。事故造成李某、林某當場死亡及小轎車、二輪摩托車損壞。
經交警部門在現場調查,從小轎車與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到林某被重型專項作業車碾軋的時間不低于4分鐘。
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 對于第一情節,林某酒后駕車且未降低行駛速度,致與逆向行駛的機動車發生碰撞,其違法行為在本事故第一情節發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是造成本事故的一個原因。李某無證駕車且逆向行駛,致與順向行駛的機動車發生碰撞,其違法行為在本事故第一情節發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造成本事故的另一個原因。因此,林某、李某應對本事故負同等責任,林某對本事故不負責任。
在第二情節中,林某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未能在事故現場及時擺放警示標志及積極搶救人員,致倒在路中的人體被正常行駛的車輛碾軋,其違法行為在本事故第二情節發生中起到的作用大,是造成本事故的主要原因。孫堂生駕車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遇情況采取措施不及時,致碾軋倒在路中的人體,其違法行為在本事故第二情節發生中起到的作用小,是造成本事故的次要原因。因此,林某負本事故主要責任,孫堂生負本事故次要責任。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林某與李某應對本次交通事故中的第一情節承擔同等責任,林某不負本事故責任;在事故的第二情節中,林某應承擔主要責任,孫堂生應承擔次要責任,該兩情節的原因力結合,造成林某死亡的后果。因該兩情節的原因力無法判斷大小,故按各50%確定。本次事故第一情節中,林某與李某的侵權行為直接結合,林某與李某之間構成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在第二情節中,林某未能在事故現場及時擺放警示標志及積極搶救人員以及孫堂生駕車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均不直接或必然導致林某被孫堂生駕駛的車輛碾軋,該兩行為事實上系為損害結果的發生創造條件,系間接結合。故林某與孫堂生之間應按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同理,根據交警部門認定的“從小轎車與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到林某被重型專項作業車碾軋的時間不低于4分鐘”的結論判斷,上述兩情節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也沒有證據表明林某、李某與孫堂生之間存在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所以,林某、李某與孫堂生應按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院認定,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林某承擔的責任比例確定為60%、李某為25%、孫堂生為15%,其中,在第一情節中,林某與李某各承擔25%,第二情節中林某承擔35%、孫堂生為15%。
本案宣判后,當事人均表示服判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法官解讀】
思明法院承辦法官呂云平: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直是重要的審判依據,對于本案來說,規定第三條第一款“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和第二款“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條文規定是基礎。
在連環交通事故中各侵權人的責任以及是否承擔連帶責任,應從行為人的行為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存在、因果關系、主觀上有無過錯等方面確定是否應承擔責任,再結合解決各當事人之間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問題。在本案在第一情節中,林某酒后駕車且未降低行駛速度與李某無證駕車且逆向行駛的情形,在主觀方面均屬放任態度,而且兩人行為的直接結合是造成本案事故第一情節發生的原因,故應認定在該情節中,林某與李某的行為屬上述司法解釋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該兩人應承擔連帶責任。在第二情節中,林某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未能在事故現場及時擺放警示標志及積極搶救人員,致倒在路中的人體被正常行駛的車輛碾軋;孫堂生駕車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遇情況采取措施不及,致碾軋倒在路中的人體。在此情節中,林某未能在事故現場及時擺放警示標志及積極搶救人員以及孫堂生駕車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均不直接或必然導致林某被孫堂生駕駛的車輛碾軋,該兩行為事實上系為損害結果的發生創造條件,所以系間接結合,從小轎車與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到林某被重型專項作業車碾軋的時間不低于4分鐘的事實判斷,上述兩情節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也沒有證據表明林某、李某與孫堂生之間存在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的情況下,應當依據上述司法解釋第二款規定,認定林某、李某與孫堂生應按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此類案件的責任認定還是需要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來分析的。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全部信息,如果您對以上內容還存在著一些疑問,可以到律霸網找在線律師進行咨詢,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您提供解決方案,謝謝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