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了建設會征收土地,并依法給予補償。農民作為弱勢群體,為了保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在產生征地補償糾紛時,要第一時間收集征地補償款糾紛的證據,以便于用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利益,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征地補償款糾紛的證據主要有哪些。
征地補償款糾紛的證據
(一)土地征用補償款分配相關資料
土地征用補償費用分配權基于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實際上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在土地被征收后,統一支付給作為被征地單位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土地補償費后如何分配屬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由村民委員會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為此,《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征用補償費。或用于公益事業,或分配給村民等。”對該條文中“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的理解,應當注意:民主議定程序是農村社會實現民主自治、發展農村基層民主的制度形式。
現行法律中有關民主議定程序的規定主要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土地管理法》以及《農村土地承包法》。后兩部法律中的民主議定程序主要針對承包地調整、承包方案的確定以及以其他方式將本集體農村土地承包給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等事項。只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是適用于所有集體重大事項的。實踐中,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的確定也是要通過民主議定程序決定,但到底應該按照上述哪部法律執行,并無明文規定。
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依據哪一部法律確定民主議定程序的具體形式,不是人民法院審查的內容,關鍵要看是否存在侵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配權的情形。
對此,筆者認為,法院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條件下,應尊重和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合法的自治權,以促進農村民主建設。對程序、內容均不合法或者程序合法但內容違法的就不應支持。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對此也是禁制的,第二十條第二款:“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的內容”。
(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歸屬相關資料
所謂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如房屋、水井、管線等的拆遷和恢復費,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砍伐費等。青苗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所造成損失所給與的一次性經濟補償費用。國家征收土地時,雖然被征收的農戶不是征收法律關系的主體,但對于被征地農戶的損失,應當予以補償,《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也規定了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的,應予支持。承包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等方式流轉給第三人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青苗補償費歸實際投入人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附著物所有人所有。”應當明確,該條是在農村耕地中承包地(承包田、地、山等)被依法征用的情況下,有關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補償費糾紛如何處理的規定。承包地之外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補償費的歸屬,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在農村,這些土地通常會發生被一部分村民耕種,其耕種的原因有故意占種、無意越種、村委會或村民小組未通過承包方式無償讓其耕種等,這些土地被征用后,國家所支付的附著物和青苗費補償費應如何歸屬,《解釋》沒有進一步規定,由此而發生的歸屬、分配糾紛在司法實踐中也經常遇到。
(三)安置補助費的分配相關資料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為保障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和生活來源的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解決因土地被征用而產生的多余勞動力的安置問題而發給的被征地單位的專屬款項。安置補助費的目的是解決因土地被征用而產生的剩余勞動力的安置問題,具有強烈的人身性,安置補助費只能補助給失去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很顯然,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并不存在因土地被征用而喪失生產資料和生活來源的問題,不需要專門安置,其他形式承包方不能成為安置補助費的給付對象。同時,《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家庭承包方不可能既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也要求給付安置補助費,只有在家庭承包方放棄統一安置,不需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安置的情況下,才存在安置補助的問題。
以上是征地補償款糾紛案件中需要收集的證據,主要針對失地農民和村集體產生的土地糾紛證據的問題,一旦產生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問題,應及時準確的收集以上資料,并在律師指導下進一步整理完善,以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