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交通事故的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明確規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并且該規定對“道路”、“車輛”給了明確的定義。根據該法律規定進行分析發現,構成交通事故的事件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事故可歸屬于交通事故的范疇,否則,不屬于交通事故:
(一)事故的發生必須與“運行中”的“車輛”存在某種關聯,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對于“機動車”,是指靠動力裝置驅動用于在道路上行駛的輪式車,對于非輪式車,如挖掘機(屬履帶式車輛)不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機動車;對于設計的非用于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也不屬于該法規定的機動車,如火車,由于其不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道路上行駛,因此,不屬于該法規定的機動車,其發生的事故由鐵路管理機構調查組進行處理。對于“非機動車”,是指上路行駛的人力或畜力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符合國家限定范圍的靠動力裝置驅動的車輛,如最高時速不超過20km每小時,空車質量不超過40kg的機動輪椅車、電動車。
(二)事故必須發生在道路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
對于非公共通行場所中的道路,如,工廠內專門用于廠區內部車輛、行人通行的道路,不屬于本法所規定的道路。另外,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部門接到報案的,可按交通事故處理,比如,農村田間小路上發生的事故,但此時,事故中的車輛則僅限定為機動車,不包括非機動車。
(三)事故是由于車方主觀上有過錯或者由于意外引起。
車方主觀上的過錯,一般僅限于過失,若為車方故意而導致的事故,則不屬于交通事故,應視損害后果定性為故意傷害、故意殺人或故意毀壞財物等。在車方主觀上雖無過錯,但由于某種意外而產生損害后果的情況,除自然災害外,一般也可定性為交通事故,如,山路上行駛的車輛,由于道路塌方而引起車輛墜毀的情況。
(四)事故必須造成了一定損害后果,包括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
如果沒有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即使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不構成交通事故,而屬于交通違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期間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21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