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有大有小,有輕有重,不能一概而論。那么,在遇到這些交通事故我們分別會碰到哪些問題呢?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1、什么樣的交通事故能 “私了”?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的,或者傷情輕微,當事人對事實以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車里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2、損害賠償協議書的內容有那些?
損害賠償協議書是當事人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所要填寫的書面文件,這是由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協議,并共同在上面簽名。
損害賠償協議書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機動車駕駛證號、聯系方式、機動車種類和號牌、保險憑證號、事故形態、碰撞部位、賠償責任等。
3、哪些交通事故應當立即報警,并保護現場?
(1)造成人員死亡、重傷、輕傷的;
(2)機動車無號牌、無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的;
(3)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的;
(4)駕駛人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的;
(5)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當事人對事實和成因有爭議的;
(6)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
(7)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4、車輛被扣之后,能否拿回車上貨物?
可以拿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對所載貨物在核實重量、體積及貨物損失后,應通知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貨物所有人自行處理。
5、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可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處理?
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首先要和接到現場報警一樣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并在三日內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并告知當事人;經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6、事故當事人如何要求交通警察主持調解?
當事人必須共同請求調解,交通警察當場對財產損失的確定、當事人過錯及承擔的賠償責任、賠償方式等進行調解。達成協議的,交通警察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書》上記錄調解結果,由當事人簽名,當場送達當事人。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當事人不同意由交通警察調解的,拒絕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書》上簽名的以及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交通警察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書》上載明有關情況,當場送達當事人。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生效后,當事人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持《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書》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7、如何要求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進行調解?
在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復議結論送達之日起10日內,如果各有關當事人一致向公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進行調解的話,公安機關可以接受調解申請。
但是公安交管部門對交通事故調解必須在下列條件成立時才可以進行,并確定調解的起始日期: 1、造成人員死亡的,應當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 2、造成人員受傷的,從治療終結之日起; 3、造成人員致殘的,從定殘之日起; 4、造成財產損失的,從確定損失之日起。
8、對于營運車輛的停運損失是否應予以賠償?
根據民法理論,賠償全部財產損失除了直接的財產損失之外,還應賠償失去的可得利益。判斷是否為可得利益,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當事人已經預期或者能夠預見到的利益;二是必須可以期待、必然能夠得到的利益;三是必須為直接因違法行為所喪失的利益。
在正常情況下,車輛從事運輸所得的利益是必然的、確定的,具有客觀必然性。而交通事故則是偶然發生的、不確定的,不能因偶然發生的事故而否定其必然可得利益。將正常情況下車輛營運可預期的必得利益計算才公平合理。
9、列入交通事故案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
10、到外地治療的費用能否要求賠償?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11、已退休人員有沒有誤工損失賠償呢?
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對于退休以后在家頤養天年的人,沒有誤工損失的賠償。如果退休以后又獲得聘用上崗,有固定合法的工作和收入的,這部分的損失是能夠得到法院支持并獲得賠償的。
12、醫療費能夠全部賠償嗎?
一般情況下,受害人在醫院里治療的費用全部都可以作為賠償的依據。如有下列情況之一,被告方有權提出異議的,法院一般會駁回原告訴求:(1)在治療交通事故傷殘中,附帶治療與本交通事故無關的其他疾病;(2)無醫師轉院證明的其他醫院的治療費用,有特殊原因除外;(3)無處方的外配藥;(4)無姓名的處方和醫療費單據;(5)無日期或與交通事故日期不符的醫療費單據;(6)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差距的高標準治療費用;(7)當天重復配藥的費用;(8)非正規用藥發票。
13、戶籍對賠償標準有何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于2004年實施后,在計算具體賠償數額上是按不同的身份將公民分為兩類:一是城鎮居民,二是農村居民。
由于居民身份的不同以賠償標準有重大影響,故作為受害人或其家屬就更應當重視,以免造成重大損失。
必須注意的是,去年7月1日《侵權責任法》實施后,因同一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14、城鎮居民身份如何認定?
審判實踐中,法院一般根據農民到城市工作時間是否滿一年以上這一條來確認可否按非農標準賠償。一般而言,暫住證、居住證、租房合同、工作單位申報的工資稅單和勞動合同等,都是農民在城市打工的合法證據,由于居住證和稅單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具有證據效力,法院一般是認可的。
15、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五)嚴重超載駕駛的;(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了解了以上針對不同交通事故的處理方法是否對您有所幫助呢,然而在交通事故中僅僅知道這些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知道更多的知識,例如交通事故中的賠償標準又是怎樣的,如果您想要獲得更多與交通事故相關的內容,請登錄律霸官網網站進行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交通事故賠償金能作為遺產來繼承嗎?
刑事訴訟中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認定?
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該如何歸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