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在規劃新項目,需要征用農村土地的,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批準,并且要向村民支付補償款。有些開發商信用差,遲遲不發補償款,這個時候,村民可以拿起法律手段維權。那么,征地補償款訴訟時效是多久?這種訴訟屬于民事訴訟,也有訴訟時效的限制,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征地補償款訴訟時效是多久?
征地補償費訴的是一般受時效限制的,屬于物權請求,一般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起兩年內進行起訴。訴的時效,是指民事訴的中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民事權益的法定期限。超過了訴的時效,雖可提起訴的,但所主張的權利則不受法律保護。訴的時效分一般訴的時效和特殊訴的時效。一般訴的時效是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訴的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享有民事權利的人在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的二年之內,就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的,逾期后,其民事權利將不受法律保護。
二、征地補償款糾紛申請裁決程序是什么?
1、向市、縣人民政府遞交協調申請:申請中應該說明認為補償太低的事實依據。
2、向批準征收該土地的政府遞交裁決申請:協調不成或自申請協調之日起60日內不予協調的,向批準征收該土地的政府(國務院或省級政府)申請裁決。
3、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如果當事人對裁決機關作出的裁決不服,應該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60日內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經過復議后再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在15日之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國務院裁決除外。
4、申請人的主體資格 申請人應是征地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即被征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具體的說包括:村委會、村民小組、土地承包人、土地租賃人。
5、 協調和裁決的主管機關 征地補償標準爭議裁決是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的職責,涉及政府辦公廳、法制機構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三個單位,具體協調、裁決的辦事機構有的省是國土資源部門,也有的省是政府法制機構。
由此可見,村民追討征地補償款,有幾種手段,包括申請仲裁,發起訴訟等。這里需要注意,這類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因此,征地補償款訴訟時效是兩年。村民發起訴訟的,要準備一份訴訟狀,里面寫清要求支付的補償款金額,并羅列相關事實和證據,一般來說,超過訴訟時效再起訴的話,會失去勝訴權。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