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
交通事故賠償
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理賠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
在發生了交通事故之后,作為肇事者應該積極的搶救傷員、挽救財產,這樣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那么在對肇事者進行處罰的時候,才不會那么重。而要是有交通事故逃逸情節的話,則一般會按照交通肇事罪處理,那此時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才好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叫交通事故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所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二、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
假如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該先搶救傷者,盡最大可能來減少損失,然而一些駕駛員駕車逃逸是一件非常令人生氣的事情,對于發生交通事故后的逃逸現象的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細則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構成逃逸行為應具備:第一,行為人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第二,行為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第三,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如果駕駛員發生了交通事故,在主觀上存在逃避法律處罰的故意,就是說發生交通事故了,駕駛員自己知道了,但是為了逃避處罰,又駕駛車輛逃逸的,應該付全部的責任。當事人如果不服從交通主管部門的調解,可以到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最后作出判決。
雖然交通事故逃逸不一定最后就要被認定為交通肇事罪,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時候還是以交通肇事罪來追究肇事者刑事責任了。而此時由于還具有逃逸的情節,那么處罰就要比普通情況重一些,一般是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追究刑事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開車撞死人逃逸判刑多少年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侄兒能贍養嗎
2021-01-27預售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2020-11-30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