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民事賠償案件審理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是法律適用難。反壟斷法的條文具有高度概括性,此為各國立法之通例,對關鍵性的操作術語,反壟斷法往往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如反壟斷法第十七條規定,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屬于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但何為不公平價格,法律并未作出確切解釋,需要結合具體的案件和市場數據來界定。在訴訟當中,原被告雙方往往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分別作出對自己有利的解釋。反壟斷法在立法上的開放性賦予了反壟斷制度的一種內在靈活性和演進性,與此同時,也給法官在適用法律方面帶來寬泛的解釋權和自由裁量權。
二是經濟分析難。評估一項壟斷行為的市場效率需要復雜的經濟學分析,對一些問題經濟學理論本身也有爭議,如一項具體的經營者集中行為,究竟是促進了市場競爭,提高了市場效率,還是阻礙了市場競爭,降低了市場效率,在經濟學理論上可能就存在爭議。在對壟斷事實的認定中,法官通常要求當事人提供專家證言或者書面研究報告,而對爭議事實的論證過程,基本上都是圍繞經濟學問題展開,對法官的判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壟斷損失的計算上,經濟學家在對有限的市場數據進行收集的基礎上,運用理論的抽象和假定分析得出的結論與客觀事實肯定是有差異的。因此,對壟斷損失的計算也很難有嚴格的精確性。
三是原告勝訴難。在法律沒有就反壟斷法的證明責任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原告須證明被告有壟斷行為、原告有損失、原告的損失與被告的壟斷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才有可能獲得勝訴結果。但就舉證責任的承擔而言,由于原告并不掌握被告的經營情況,因此,要以翔實的數據證明被告的壟斷行為并非易事。
從法院的角度來說,由于反壟斷法不僅涉及原被告雙方企業或個人,還涉及整個行業的競爭狀況,要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壟斷并就損失賠償的數額提出裁判意見,必須極為慎重。因此,反壟斷案件審理的時間可能很長,這無疑提高了原告的訴訟成本,比起在取證、資金實力均占優勢的壟斷企業而言,原告并不占優勢。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實施條件
2021-02-23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