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交通案件逃逸事件是一類比較嚴重的違法犯罪案件,我國對這類人的處罰也有一定的標準。輕微事故的逃逸者我國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下面小編就輕微事故逃逸怎么處罰,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一、拓展資料: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因先前事故后果的大小所承擔的責任就有所不同,構罪的起點是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達到就要負刑事責任,相反則屬于輕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只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以下7中不同的類型:
1.按行為人肇事后果的大小為標準,將逃逸行為劃分為輕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和構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
2.按行為人在肇事后是否僅實施了單一的逃逸行為為標準,將逃逸行為劃分為單純逃逸行為和轉化逃逸行為。
3.逃逸行為是否造成了新的危害結果為標準,將逃逸行為劃分為導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為和未導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為。
4.按行為人的逃逸動機為標準,可以將逃逸行為劃分為逃避搶救義務的逃逸行為、逃避責任追究的逃逸行為、既逃避搶救義務又逃避責任追究的逃逸行為。
5.按調整對象的范圍大小為標準,將逃逸行為劃分為狹義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和廣義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
6.根據逃逸行為在定罪量刑中的不同價值,可以將逃逸行為分為作為定罪情節的逃逸行為和作為量刑情節的逃逸行為。
7.按現行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調整規范的規定為標準,將逃逸行為劃分為定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加重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和指使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
我國除以相應的罰款,對駕駛機動車人員進行相應的教育行為。但這類事故中如出現人員或者公共安全受到相應影響的我國交通部門予以處理相應的刑事責任的追究,來保護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2020年交通事故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賠償項目及標準2020
交通事故暫扣車輛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