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較為完善的市場中,經營者之間進行競爭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動力,競爭可以促進價值規律的實現,也有利于實現宏觀調控,并可以使消費者獲得質優價廉的商品。但是,由于競爭的本質在于追逐利潤,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為獲取更多的交易機會,取得市場優勢,一些經營者便采取了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假冒與仿冒便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種。對此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有規定,但是,已有的規定較為原則,實踐中如何判斷、認定一種行為是否是假冒或仿冒的則不是很清晰。一、仿冒行為的法定概念、特征和構成條件(一)仿冒行為的法定概念仿冒行為是指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項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2.《關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國家工商總局第33號令)明確規定: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擅自將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做相同或者近似使用,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行為。(二)仿冒行為的特征上述規定表明,仿冒行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仿冒行為是對知名商品的仿冒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關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仿冒行為就是一種對指明商標仿冒的違法行為,其仿冒對象具有特定性。第二,仿冒行為是對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仿冒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這種仿冒行為又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擅自將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做相同使用,一種是做近似使用。第三,仿冒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應受法律懲罰。《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可見仿冒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仿冒行為屬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也應承擔法律處罰的法律后果。(三)仿冒行為具備的條件1、仿冒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即具有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故意。2.實施了仿冒行為。只有仿冒的故意是不足以認定為仿冒行為的,還需具有仿冒行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仿冒行為又必須具備兩個要素:(1)必須是對知名商品的仿冒行為;(2)行為仿冒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必須為知名商品所特有的。3.造成一定的結果。即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二、仿冒行為、假冒行為與冒牌商品行為的區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的相關規定,假冒行為是指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冒牌商品行為是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或者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虛假表示,引人誤解的行為。仿冒行為、假冒行為與冒牌商品行為是有區別的,具體如下:(一)侵犯的客體不同。他們都是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但侵犯的客體著重點又各不相同。仿冒行為侵犯的是市場競爭秩序;假冒行為侵犯的是商標管理秩序;冒牌商品行為侵犯的是市場交易秩序。(二)違法對象不同。違法對象是違法客體的物質承擔者,違法客體是違法對象所體現的社會關系。仿冒行為的違法對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假冒行為的違法對象是他人的注冊商標”;冒牌商品行為的違法對象是他人的產品的產地”、廠名”、質量標志”等代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拆遷補償是怎樣計算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