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罪行的構成要件及量刑標準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當得利是屬于民事糾紛,并不是刑事犯罪,所以是不會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當得利構成要件如下:
(一)一方獲得利益
一方獲得利益是不當得利構成要件之一。一方獲得利益是指因為產生一定的法律事實結果,使得當事人財產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積累財產、權利都屬于利益的范圍,但除精神利益外。
(二)他方利益受損
他方利益受到損失:是指因有一定事實而使得財產總額減少。如果僅僅一方獲得利益,而未造成他人的損失,不構成不當得利。
(三)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
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是指受到損失是由獲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后果。
(四)獲得利益及利益受損均無法律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不當得利的法律后果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的依據的情況下,一方取得不當利益,而使他方受有損失的事實。對于不當得利的性質一直存在爭議,但無論其屬于事件還是行為,作為債的發生原因之一,發生不當得利引起債的關系形成后,必然產生相對應的法律后果。不當得利之債的法律后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生不當得利之債后,不當得利人為債務人,負有返還基于不當得利獲取的利益的義務,遭受損失的人為債權人,享有不當得利返還以及損害賠償的請求權;
2、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是返還所受利益的給付,在給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態不同而存在差別;
3、不當得利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義務和受損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4、不當得利之債中,債權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所得的不當利益。當利益不存在時,有權要求返還價金,但是還要考慮當事人的主觀心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當得利是屬于民事糾紛,并不是刑事犯罪,所以是不會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當得利構成要件包括一方獲得利益、他方利益受損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