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反訴被告):吳忠市飲*廠。被告(反訴原告):吳忠市**飲料廠。被告:吳忠市**包裝總廠包裝制品分廠。反訴被告:吳忠市**電視臺。1991年,原告吳忠市飲*廠開發生產出“可*樂”棒棒冰冷飲產品。該產品投入當地市場后較受歡迎,幾年來盛銷不衰,在吳忠地區享有一定的聲譽。該冷飲產品由一種塑料管狀容器盛裝。此種容器由吳忠市飲*廠向被告吳忠市**包裝總廠包裝制品分廠(以下簡稱包裝制品廠)通過合同定作,上面特別印有“吳忠市飲*廠”字樣。1995年3月,被告吳忠市**飲料廠(以下簡稱**飲料廠)也引進了棒棒冰生產設備,生產“美*樂”棒棒冰冷飲產品。該產品的塑料管狀容器也在包裝制品廠訂作。但包裝制品廠將印有“吳忠市飲*廠”字樣的8400支棒棒冰塑料管狀容器出售給**飲料廠。**飲料廠在這些容器上貼上自己廠的標簽后,灌入“美*樂”配方的飲料,裝入與“可*樂”外包裝近似的外包裝袋內出售,在吳忠市場上先后出售了3600支,獲利180元。原告吳忠市飲*廠發現此事后,于1995年4月6日在吳忠市**電視臺節目中播發了一則旨在提醒消費者注意鑒別“可*樂”棒棒冰飲品標記的通告。通告稱:“近日來,吳忠市場出現假冒吳忠市飲*廠棒棒冰包裝管,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我廠棒棒冰管上加貼‘塞城’注冊商標,謹防假冒。為感謝廣大消費者對‘塞城’牌可*樂棒棒冰的厚愛,從即日起至五?一節前,我廠棒棒冰在原廠價的基礎上優惠8%供應,歡迎惠顧”。原告吳忠市飲*廠向吳忠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1995年3月,我廠發現被告**飲料廠投放市場的棒棒冰飲料所使用的塑料管上印有我廠名稱,且在外觀上與我廠的棒棒冰塑料管完全一樣;該廠所使用的包裝袋與我廠的也很近似,僅將“可*樂”改為“美*樂”,部分圖案做些改動,將生產廠家署名為“寧夏吳忠**飲料廠”。經交涉,被告包裝制品廠承認**飲料廠所用棒棒冰管系其生產提供。該兩被告的行為損害了我廠的經濟利益、商譽及消費者的利益,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賠償我廠商譽損失163970.60元及律師代理費1200元。被告**飲料廠答辯稱:我廠生產的棒棒冰其塑料管由包裝制品廠供貨。該廠因經我廠多次催要不能交貨,即將帶有原告廠名的棒棒冰塑料管8400支交付本廠,本廠當即提出因有原告名稱不能使用。但該廠答復可以使用。對此,該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廠投放市場僅3600支,原告提出異議后就未再使用。對這部分塑料管的使用,并非本廠搭原告的便車促銷本廠產品,而是在上面加貼了本廠標簽,以別于原告的產品,二者相比,本廠標簽較為醒目。在銷售形式上,消費者能夠從整箱整袋的外包裝上明確系本廠產品。故不存在本廠有意使用、混同甚至假冒的問題,不構成不正當競爭。包裝袋是一種裝潢性質的外包裝,原告的外包裝并未申請專利,也并非其獨占,而是較為普遍的外包裝(吳忠市場另幾家同類產品的包裝袋也和原告的極為相似),因此,本廠的包裝袋對原告不構成不正當競爭。原告于1995年4月6日在吳忠市**電視臺播放的廣告詞貶損了我廠產品的聲譽,因此,原告和該電視臺的行為也屬不正當競爭,共同構成侵權,反訴由原告及該電視臺共同賠償我廠可得利益之損失34200元。被告包裝制品廠答辯稱:物華廠所使用的帶有原告廠名的塑料管,是我廠基于合同履行的供貨義務。但本廠不是飲料生產企業,沒有直接使用原告名稱牟利,因而不屬不正當競爭行為。供貨時,因**飲料廠提出有外包裝袋,內包裝即塑料管上可貼該廠標簽以示區別,所以,本廠認為不會出問題才供貨。該廠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經濟組織,不能據此免除或減輕其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